腊八节的起源

农历十二月(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),每年腊月初八,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,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。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,一般都为甜味粥。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,粥内除大米、小米、绿豆、豇豆、花生、大枣等原料外,还要加肉丝、萝卜、白菜、粉条、海带、豆腐等。

腊八节又称腊日祭、腊八祭、王侯腊或佛成道日,原来古代欢庆丰收、感谢祖先和神灵(包括门神、户神、宅神、灶神、井神)的祭祀仪式,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,人们还要逐疫。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(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)。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。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,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。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。夏代称腊日为“嘉平”,商代为“清祀”,周代为“大蜡”;因在十二月举行,故称该月为腊月,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。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,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。

《说文》载:“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。”可见,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。后由于佛教介入,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,自此相沿成俗。

何故岁终之月称“腊”的含义有三:一曰“腊者,接也”,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(《隋书·礼仪志》记载);二曰“腊者同猎”,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,“腊”从“肉”旁,就是用肉“冬祭”;三曰“腊者,逐疫迎春”,腊八节又谓之“佛成道节”,亦名“成道会”,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。据传,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,静坐六年,饿得骨瘦如柴,曾欲弃此苦,恰遇一牧羊女,送他乳糜,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,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,为了纪念而始兴“佛成道节”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,遂与“腊日”融合,方成“腊八节”,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
热门文章

如何将DeepSeek部署到本地电脑?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

如何将DeepSeek部署到本地电脑?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

DeepSeek爆火,其先进的算法和卓越的能力,凭一己之力推动国内 AI 大模型跨越式发展。但使用DeepSeek时,经常出现服务器繁忙的情况,将其部署在本地电脑就方便很多,那么如何将DeepSeek部署...

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

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

为了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,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活动,健全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》《人...

暴雨天气出行指南

暴雨天气出行指南

暴雨天气,步行、骑车、驾车出行时都应该注意什么?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你一定要知道!...

转需!不同级别暴雨预警应对手册

转需!不同级别暴雨预警应对手册

转需!不同级别暴雨预警应对手册!公众需警惕持续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,远离河道、地势低洼地区,收到暴雨预警信息后,这些一定要做到。...

什么是猴痘,如何做好防控?

什么是猴痘,如何做好防控?

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8月14日二度宣布,猴痘疫情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;8月15日,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,引发公众关注。一图读懂什么是猴痘?如何做好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