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和柳亚子先生.jpg

毛主席的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是一首蕴含深情厚谊与政治智慧的佳作,创作于1949年4月29日,是对柳亚子3月28日所写的《七律·感事呈毛主席》的和诗。

一、诗歌背景

1949年,新中国即将成立,毛主席正忙于指挥解放军渡江作战和为建立新中国作各种筹备。此时,柳亚子作为同盟会的老会员、国民党左派的元老,应邀赴北平准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筹备建立新中国。然而,柳亚子因种种原因心生牢骚,并表达了退隐之意。毛主席读诗后,立即派人妥善安排柳亚子的生活,并在百忙之中写成这首和诗进行开导规劝。

二、诗歌内容

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

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

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

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

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

三、诗歌赏析

首联:回忆往昔,情谊绵绵

“饮茶粤海未能忘”:开篇即点出与柳亚子在广州(粤海)的品茗之约,这一细节不仅勾勒出两人交往的温馨画面,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革命情怀。

“索句渝州叶正黄”:接着回忆在重庆(渝州)时,柳亚子向毛主席索诗的情景,那时的秋叶正黄,氛围静谧而深沉,这一场景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文学纽带。

颔联:时光荏苒,华章依旧

“三十一年还旧国”:时间跨度之大,从粤海、渝州的交往到如今回到北京(旧国),三十一年的风雨兼程,见证了两人共同的革命历程。

“落花时节读华章”:在暮春落花时节,毛主席读到了柳亚子的诗篇,对其才华赞不绝口,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。

颈联:规劝友人,放眼未来

“牢骚太盛防肠断”:毛主席以幽默而关切的语气,提醒柳亚子不要过于发牢骚,以免伤身伤神。这句话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,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
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:鼓励柳亚子要放宽眼界,从长远和全局出发看待问题,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所束缚。这句话富含哲理,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阐述。

尾联:以景喻情,挽留之意

“莫道昆明池水浅”:以昆明湖(喻指北京)的水浅为引子,巧妙地引出下句,同时暗含了对柳亚子可能有的退隐之念的回应。

“观鱼胜过富春江”:借富春江畔严子陵的隐居典故,反其意而用之,说在北京观鱼(喻指参与新中国建设)胜过在富春江隐居。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柳亚子的挽留之意,也展现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期待。

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是一首情感真挚、语言凝练、思想深刻的佳作。它不仅展现了毛主席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,也体现了他作为伟人的宽广胸怀和真诚愿望。这首诗不仅是对柳亚子的个人回应和规劝,更是对新时代、新中国的热爱和期待的生动表达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
热门文章

毛主席诗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分享

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...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...

毛主席诗词《虞美人·枕上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虞美人·枕上》分享

堆来枕上愁何状,江海翻波浪。夜长天色总难明,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。晓来百念都灰烬,剩有离人影。一钩残月向西流,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。...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答友人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答友人》分享

九嶷山上白云飞,帝子乘风下翠微。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。洞庭波涌连天雪,长岛人歌动地诗。我欲因之梦寥廓,芙蓉国里尽朝晖。...

毛主席诗词《七绝·改诗赠父亲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七绝·改诗赠父亲》分享

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《七绝·改诗赠父亲》是毛主席1910年赠给父亲的一首七绝诗,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借自月性和尚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