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

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 | 毛主席诗词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赏析

菩萨蛮·黄鹤楼

书法家刘建华书法作品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

1927年,中国革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。蒋介石发动了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”,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,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。同时,党内的陈独秀等人却坚持对国民党的妥协退让,使得革命形势更加严峻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毛主席来到了历史悠久的黄鹤楼,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,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,于是写下了这首沉郁而又激昂的词作。

词文内容

菩萨蛮·黄鹤楼

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。

黄鹤知何去?剩有游人处。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。

赏析

上阕写景

“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”

这两句词描绘了中国的地理形势,以“茫茫”形容长江的广阔无垠,“九派”指长江的支流,这里泛指众多的河流。而“沉沉一线”则形象地描绘了京汉、粤汉铁路贯穿南北的壮观景象。这两句词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,也暗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广阔背景和复杂形势。

“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”

这两句词进一步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景色。烟雨蒙蒙中,龟山和蛇山隔江对峙,气势雄伟。其中,“锁”字用得极为传神,既写出了两山夹江而峙的险峻地势,又暗示了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和革命者内心的压抑。

下阕抒情

“黄鹤知何去?剩有游人处”

这两句词化用了唐人崔颢《黄鹤楼》中的诗句,借以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。黄鹤楼曾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胜地,但如今只剩下一些游客在此徘徊,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。这里既是对黄鹤楼现状的描写,也是对当时革命形势的隐喻。

“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”

这两句词是全词的点睛之笔。作者端着酒杯,把酒洒在滔滔的江水里,内心激动的思潮恰似长江中翻腾起伏的波涛那样高。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,也展示了他面对挫折时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。

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以黄鹤楼为背景,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,并寓情于景,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长江的滚滚东流,寓意着革命事业的伟大和不可阻挡;同时,也通过把酒酹滔滔的举动,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
热门文章

普通人能从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学到什么?

普通人能从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学到什么?

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是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,它对于我们理解社会、认识历史、指导现实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,它教会我们:用阶级分析的刀切开社会表象,用动态矛盾思维预判趋势,用...

《毛泽东选集》主题分享

《毛泽东选集》主题分享

《毛选》四卷本从革命理论奠基、抗战战略实践到解放战争胜利、新中国筹备,完整呈现毛泽东思想从实践到理论、从革命到建设的发展轨迹,兼具历史文献价值与理论指导意义。...

毛主席诗词中的名言警句分享

毛主席诗词中的名言警句分享

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丰碑,其作品不仅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,更蕴含着深刻的革命哲理与豪迈的英雄气概。以下从不同历史时期撷取若干经典名句,共同感受伟人笔下的壮志豪情与...

毛主席诗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分享

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...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