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

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 | 毛主席《卜算子·咏梅》赏析

卜算子咏梅.jpg

毛主席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是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词作,这不仅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词,更是一首颂扬共产党人精神的诗篇。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与赞美,展现了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、无私奉献与谦逊品格。同时,他也寓意着革命斗争的艰难与希望,以及胜利后的喜悦与淡泊。

原文:

《卜算子·咏梅》

风雨送春归,

飞雪迎春到。

已是悬崖百丈冰,

犹有花枝俏。

俏也不争春,

只把春来报。

待到山花烂漫时,

她在丛中笑。

赏析:

一、主题思想

赞美革命精神: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寒条件下的坚韧不拔的形象,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人民,在艰难困苦面前保持乐观、顽强斗争的精神风貌。

表达胜利信念:整首词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预示着最终会取得成功,光明即将到来。

二、情感表达

乐观向上:开篇两句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”即展现了即便环境恶劣,春天依旧会来临的积极心态;而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”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,也有美好的事物存在,暗示革命者们不会被任何艰难险阻所打倒。

无私奉献: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”这两句表现了梅花不与百花争艳,而是默默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,寓意着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有谦逊低调、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。

欢庆胜利:结尾处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”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,更象征着当革命胜利之后,那些曾经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将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。

三、艺术特色

意象鲜明:全词围绕“梅”这一核心意象展开描写,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及形态特征的刻画,成功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、乐观向上的艺术形象。

语言优美:用词简练准确,句子结构工整,读起来朗朗上口,易于传诵。

修辞手法:诗词运用了象征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将梅花人格化,赋予其丰富的情感与品格,既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,又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美。

意境深远: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巧妙结合,使得整首词既有生动的画面感,又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,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上阕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”,以风雨、飞雪等自然景象开篇,既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时节转换,又寓意着革命斗争的艰难与希望。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”,以悬崖百丈冰的险恶环境反衬梅花的坚韧与美丽,象征着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。

托物言志: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”,梅花虽然美丽,但并不争抢春光,而是默默地报告春天的到来。这既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,也是对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。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,当春天真正到来,山花烂漫时,梅花却悄然隐于丛中,微笑着看着这一切。这既是对梅花谦逊品格的描绘,也是对共产党人胜利后不居功自傲的写照。

《卜算子·咏梅》写于1961年12月,当时中国正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。国际上,美欧封锁,苏联反目;国内则经济困难,灾害重重。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,毛主席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,便酝酿了这首词。词前有小序云:“读陆游咏梅词,反其意而用之。”可见,此词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,更是对共产党人精神的颂扬。

推荐阅读:

毛泽东《七律·长征》赏析

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赏析

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赏析

免责声明: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
热门文章

普通人能从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学到什么?

普通人能从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学到什么?

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是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,它对于我们理解社会、认识历史、指导现实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,它教会我们:用阶级分析的刀切开社会表象,用动态矛盾思维预判趋势,用...

《毛泽东选集》主题分享

《毛泽东选集》主题分享

《毛选》四卷本从革命理论奠基、抗战战略实践到解放战争胜利、新中国筹备,完整呈现毛泽东思想从实践到理论、从革命到建设的发展轨迹,兼具历史文献价值与理论指导意义。...

毛主席诗词中的名言警句分享

毛主席诗词中的名言警句分享

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丰碑,其作品不仅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,更蕴含着深刻的革命哲理与豪迈的英雄气概。以下从不同历史时期撷取若干经典名句,共同感受伟人笔下的壮志豪情与...

毛主席诗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分享

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...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毛主席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分享

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