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14日晚上19:00,在国家会议中心,雷军做了第四次年度演讲[成长]。
在三个小时的演讲和年度新品发布中,雷军分享了过去30多年经历的几次关键成长和感悟,包括10个方面的主题,其中前面的四个主题,看完年度演讲全文后,我感悟到三点:
①要想成功,拆解目标是基本功;
②遇到问题,找个懂的人问问;
③正确的事,坚持做才能见成效;
01
要想成功,拆解目标是基本功
1987年,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,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,《硅谷之火》,从而建立了自己一生的梦想——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。
要实现这个梦想,雷军拆解成了一个又一个可实现的目标:
第一个目标:两年修完所有学分;
第二个目标:成为优秀的程序员;
第三个目标:在学报上发表论文;
在互联网上看到大大小小的牛人,都是拆解目标的高手。
因为,最终目标需要落到每天的行动中。
我在2021年年底发起了全年精读12本书的计划,在公众号里面发文章时,内心并没有清晰的执行计划,更多是一种豪情壮语,毕竟所选的12本书里面,有几本是比较厚的大部头,自己心里也没底是否能够如期完成。
既然发布了计划,而且有一些小伙伴也报名参加了全年的读书计划,那自己不行也得行了。(事后来看,这是一个很好地倒逼自己成长的方式)
关于目标拆解,我自己的感悟是如下几个方面:
首先,任何事情都遵循“由易到难”的策略。先阅读难度较小的书籍,在这个过程中,通过获得的正反馈,不断激励自己继续前行,与此同时,自己在每天坚持践行的过程中,个人的能力也在慢慢得到成长,也为后面阅读难的书籍打下一定基础。
其次,要结合自身的变化,灵活调整最初制定的计划。以读书为例,最初自己阅读的速度只有200个字,随着一段时间的训练,速度已经提升到300个字,那就需要把之前制定的计划,做适度调整。因为每天如果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内,做重复的事情,久而久之就会感觉到厌烦、疲劳,这时候通过适度调整难度,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正向激励。(如何结合自己的能力制定计划,可以阅读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如何将读书做到知行合一?)
最后,把最难的部分,分解到阶段性的过程中。以读书为例,按照每天阅读计划的输出读书笔记,是当天的感悟,相对难度不大,而最后全书的总结,是最难的部分,因为要进行全书的结构梳理,提出逻辑环环相扣的问题,从而画出全书的逻辑结构图,如果是放在最后一天来完成,需要至少花4个小时才能完成,但如果在平时阅读完一部分,就把已读部分结构梳理出来,到最后做全书总结时,难度就会大大降低。阅读过程中,我通常是通过思维导图工具,来帮助自己记录当下的问题和逻辑,在最后总结时,则是利用PPT的白板来画整体的结构。
经过一年的训练,自己目前拆解目标,制定计划的能力提升了很多,无论是工作,还是学习中,都能结合自己的能力,对计划进行适度的调整,从而让目标如期达成。
别人讲的都是方法,再好也是鸡汤,只有自己亲自去践行了,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功夫,包括我上面讲的也是我的方法,你的功夫,还需要你亲自去践行。
02
遇到问题,找个懂的人问问
雷军在制定完两年修完大学全部学分的目标后,发现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选课?要通过上两倍的课,写两倍的作业,过两倍的考试,来达成目标,辛苦不重要,但选课非常关键。
在自己琢磨很久,还是一头雾水的情况下,雷军决定找个人问问,虽然他那时还有点社恐,还是厚着脸皮,到大三大四同学宿舍,挨个敲门找老乡请教。
这次经历,雷军的一个特别重要收获是,遇到问题,第一时间找个懂的人问问。
我自己脸皮薄,非常社恐,之前遇到问题,总喜欢闷着头自己琢磨,自己搞定。大家还给我取了个外号:闷葫芦。
自从发现我自己遇到的问题,别人都遇到过,并且都解决过以后,我就倾向遇到问题,第一时间去找别人问问。
分享两个我的小故事:
第一个是工作中,自己目前从事售前解决方案的工作,撰写投标文件是其中的一项工作,要又好又快的撰写好投标文件,出来需要熟练掌握office工具外,还需要能快速的在资料库里面找到高质量的素材,存放在电脑中的很多文件,名称通常会与里面的内容关联不大,这就导致无法快速找到合适的素材,而我同事经常撰写的又好又快,我发现他比我效率高以后,就问他是如何做到的,他给我分享了他使用的工具,以前写代码出身的就是牛,使用的工具比我用的工具好用多了,经过与他的请教,使用上新的工具以后,我在撰写投标文件,也做到了又好又快。
第二个是学习中,自从发现每天写学习笔记,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后,每天就非常乐意来做这个事情,但是我在排版方面天生弱鸡,以至于朋友指出我的文章内容质量尚可,而排版无法直视的问题后,我仍然只能点头承认,在工作中尝到询问他人的快感后,遇到自己排版天生弱鸡的问题后,我去请教了对公众号有些研究的朋友,同时也注意观测一些优秀公众号的排版风格,经过与朋友的请教,以及对一些优秀公众号的观察,目前在排版方面也有了一定提升,虽然与那些优美的文章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但与曾经的自己相比,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。
记住,我们遇到的99%的问题,都有标准答案,我们要做的,就是找个懂的人问问。
鼓起勇气,行动吧。
03
正确的事,坚持做才能见成效
2010年4月,雷军跟一群朋友创办了小米,最开始小米定位都是中、低端手机,从小米10开始,小米开始高端探索,刚开始很顺,首战告捷,紧接着,小米11就遭遇重大挫折,后面花很大力气做的小米12,依然没达到预期,大家都没想到高端这么难做,非常沮丧,想要放弃。
这时候大家进行了最激烈的争论,最终雷军反复说服大家,认为无论多难,一定要坚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。最后,大家终于达成共识,把“高端化”定为集团战略。最终巨大的决心、投入和耐心,收获了小米13的成功。
正确的事,坚持做才能见成效。
我从2021年2月开始写公众号文章,当时基于两个原因:
第一,一起参加胡教组织的读书活动的小伙伴,说我每次分享的读书总结比较独特,我觉得输出自己的学习和读书笔记,可能会有价值,这个过程也能促进自己能力的提升。
第二,互联网大V懂懂说,每次坚持做一件事非常难,他认识的人里面,做到的凤毛麟角,我不服气,我觉得我可以做到。
就这样开始写公众号文章了,开始了才发现,要每天做确实很难,难在当时自己能力还不够,无法每天输出自己的思考,面对这种情况,选择先从一周输出一篇开始,随着能力提升,后来调整为一周输出两篇,在后来挑战每天输出一篇,大约是从2021年国庆节以后,开始尝试每天输出一些内容。
因为公众号阅读的人比较少,每天就几个阅读量,期间,有不少朋友说“你天天发这些有什么意义?现在已经过了公众号的风口了,大家都在做短视频”,听到朋友的劝说,我也曾犹豫过,要不要坚持,反问自己是不是他们说的那么傻,我最初写笔记的目的是什么?
经过一段时间的扪心自问,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因为写笔记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成长,而自己在坚持写的过程中,确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,这就够了,至于能不能赚钱,是不是过了风口,不是自己当下该考虑的,毕竟自己的能力有限,能力还不够,能力够了,是不是风口,都能挣到钱。
与其每天思考,是不是错过了风口,应该去赶短视频、小红书的风口,不如纯粹一点,先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,毕竟,它是已经被自己验证有效的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式。
在坚持写了700多篇的文章后,朋友也看到了我的变化,无论是文章的质量,还是每次交流时思考的深度和质地,都得到了他们的夸赞,现在也有朋友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,坚持每天写笔记了。
记住,正确的事,要坚持做才能见成效,如果你确定是正确的事,目前还没见成效,那只是时间还没到,任何事物由量变到质变,都有一个过程,给自己多一些耐心。
本文来源:坤坤笔记公众号(ID:VX398519701)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