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,除了“二马”引领的“过冬论”让业界风声鹤唳以外,一连串的数字似乎也越来越让B2B提供商感到寒意:不到半年的内忧外患中,6.7万家中小企业瞬间倒闭;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环比下降6.2%;出口增速放缓5.7个百分点……
看上去,曾经风光无限的B2B似乎真的要节衣缩食、准备过冬了。就此,互联网上不乏赞同共鸣者,但也有更多的人看得透彻:B2B整体发展依然迅速,内贸甚至会迎来发展春天;另一方面,以消费品进出口为主体的外贸B2B却受到极大冲击,濒临死亡。
而到明年,这种两极分化或许会更加显现。
B2B冬天来到?
受到国际金融危机、外贸需求走低及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今年的外贸大环境的确不容乐观——相当多的进出口企业正在走向低谷,甚至濒临死亡,而这部分企业主要是以消费品进出口为主。正如网盛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所说,化工等产业链固定、需求稳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,几乎没什么影响,而纺织、服装这些劳动密集型的、产品附加值低的则所受冲击较大。
在这种情况下,B2B提供商也难免会受到波及。据统计,2008第一季度中国外贸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上一季度的2692亿元减少到2466亿元,环比下降6.2%;而上半年,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1.9%,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.7个百分点,其中,6月份当月出口增速回落到17.6%;9月情况有所好转,前九个月出口同比增长达22.3%,但贸易顺差受到出口回落影响,同比下降2.6%。
“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、劳动力成本提高等种种原因,以消费品外贸出口企业为主要用户的B2B提供商的确遭到了‘灭顶之灾’。”当谈及此番在互联网上流行的“过冬论”时,另一大B2B公司慧聪网的董事局主席郭凡生也有同感,他认为,随着业务的大量流失,这些企业明年的境遇将更加窘迫。当然,所谓的B2B“冬天”也只是针对这部分企业。
也因此,郭凡生对专注于内贸B2B的慧聪网的未来并不担忧,相反,他认为内贸和其他工业制成品等的外贸为主导的B2B产业却依然在春天,有大好的发展契机——中国的消费品出口减少,表现为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大多增幅回落,但同时,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,前九个月增长达24%,占同期出口总值57.4%,同比提高0.8个百分点,这即意味着,外贸呈现从消费品出口转向工业制成品,及以技术含量和价值更高的工业品设备出口为主的大趋势。此外,间接出口也成为主流,“发展中国家的GDP达到三四千美元的时候,间接出口是最重要的。而这种出口需要的正是B2B平台的支持。”
而来自慧聪网方面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——其近期重拳打出的行业专署服务上线后颇受客户的青睐。截止到本月8日,递交申请要求成为高级会员的客户数日均增长达40%。“慧聪网行业专属服务的良好表现刚好给B2B市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,也是B2B产业依然在春天的一个佐证。”业内人士表示。
“盼望冬天到”
尽管认为B2B产业依然在春天,有大好的发展契机,但郭凡生同时也表示,盼望着冬天的到来。
“春夏秋天的变化是平常的事情,对于电子商务和B2B而言也是如此。尽管目前B2B产业有大好的发展契机,但如果未来遭遇到‘冬天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。”在郭凡生看来,冬天是一个让人清醒的季节,会加速市场的洗牌,让好的企业脱颖而出,“要是草长得太茂盛了,就显示不出花的漂亮来。”
“冬天”确实是一把双刃剑,对很多企业来说可能是生死存亡的考验,但也是一个洗牌的机会,可以让有实力的企业存活得更好——当众多的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倒下后,这些积累起来的市场份额会由存活下来的、有实力的企业来填补。
然而,在这艰难的洗牌过程中,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资金、市场等困境?套用一句郭凡生在今年互联网大会上说的话——伟大是熬出来的,圣人是剩下来的。
首先,这需要对自己有一个理性、客观的认识,戒骄戒躁;其次,要想清楚什么叫B2B,B2B在做什么。“只要能熬过去,熬个两三年,你就能看到那么一丝曙光。因为活下来是最重要的。企业需要审视的是我还能活多久,而不是明天或者是能赚多少钱。”郭凡生如是说。
他以慧聪为例,“从18年前创业的时候,慧聪就在中关村熬。熬死了一大堆中关村的商情公司和互联网公司,让这些公司的资金、广告、用户,成为慧聪的囊中之物。”此外,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,慧聪完成了在香港的上市。
“慧聪的市值不高,但我们像在过日子一样过自己企业的生活。”